渦街流量計和渦輪流量計的區別
發表時間:2020-04-22 11:04:16
渦街流量計與渦輪流量計作為工業流量測量領域的主流產品,在原理、性能及應用場景上存在顯著差異。以下從技術原理、性能指標、應用場景及維護成本四個維度展開對比分析,結合聯測品牌技術特性,為用戶提供選型參考
渦街流量計與渦輪流量計作為工業流量測量領域的主流產品,在原理、性能及應用場景上存在顯著差異。以下從技術原理、性能指標、應用場景及維護成本四個維度展開對比分析,結合聯測品牌技術特性,為用戶提供選型參考:

一、技術原理:渦街“自然感知” vs 渦輪“機械驅動”
-
渦街流量計
基于卡門渦街效應:流體繞過三角柱等鈍體時,在柱體兩側交替產生規則漩渦,漩渦脫落頻率與流速成線性關系(斯特勞哈爾數St≈0.2)。通過壓電/電容傳感器捕捉漩渦壓力脈動,轉換為電信號輸出。
核心特點:無機械轉動部件,信號由流體自身運動激發,抗干擾能力強。
-
渦輪流量計
基于力矩平衡原理:流體沖擊渦輪葉片使其旋轉,轉速與流速正相關。渦輪轉子內置磁鋼,切割傳感器線圈產生脈沖信號,脈沖頻率直接反映流量。
核心特點:依賴精密機械傳動,信號由機械運動生成,需介質潔凈以避免卡滯。
二、性能指標:渦街“耐造省心” vs 渦輪“精準嬌貴”
- 量程與精度
- 渦街:量程比寬(10:1~20:1),適應流量突變工況;液體精度±1.0%~±1.5%,氣體±1.5%~±2.0%。
- 渦輪:量程比10:1,需穩定流速區間;液體精度±0.5%~±1.0%(高精度型可達±0.2%),但受介質潔凈度影響顯著。
- 介質適應性
- 渦街:可測含顆粒/纖維流體(如污水、蒸汽),抗雜質能力強,柱體不易堵塞。
- 渦輪:對介質潔凈度要求高,需前置過濾,否則易導致軸承磨損或葉片卡滯。
- 壓力損失與能耗
- 渦街:壓損低(如DN100口徑約3kPa),適合長輸管線節能需求。
- 渦輪:壓損較高(如DN100口徑約10kPa),因機械轉動需消耗部分流體能量。
- 耐溫耐壓
- 渦街:耐溫-40℃~450℃(蒸汽型),耐壓40MPa,適用于高溫高壓蒸汽、壓縮空氣等場景。
- 渦輪:耐溫-20℃~150℃,耐壓16MPa(高溫型受限),高溫下軸承潤滑易失效。
- 長期穩定性
- 渦街:無機械磨損,年漂移≤0.5%,維護周期3~5年。
- 渦輪:軸承磨損導致年漂移1%~3%,需每年標定,壽命8~10年。
三、應用場景:渦街“粗獷適用” vs 渦輪“精細管控”
- 渦街流量計推薦場景
- 市政工程:供暖蒸汽分戶計量、污水排放監測、天然氣貿易結算(中低壓)。
- 工業過程:化工原料輸送、冶金冷卻水循環(含雜質)、壓縮空氣泄漏監測。
- 能源管理:鍋爐房蒸汽能耗分析、工廠循環水系統優化。
- 渦輪流量計推薦場景
- 高精度計量:制藥液相配比、食品飲料灌裝、加油站油氣回收。
- 貿易結算:天然氣加氣機、氫能儲運流量監控、成品油管道交接。
- 實驗室應用:小流量潔凈流體標定、科研級流體測試。
四、維護成本:渦街“低成本長效” vs 渦輪“高投入精細”
- 日常維護
- 渦街:僅需定期檢查傳感器(無機械部件),維護頻次低,人工成本低。
- 渦輪:需每月檢查軸承潤滑、定期更換磁鋼,需停機維護,人工+備件成本高。
- 校準與標定
- 渦街:校準周期3~5年,非強制檢定,可現場比對完成。
- 渦輪:校準周期1~2年,需強制檢定,需返廠或使用標準表法,單次費用約設備價10%~20%。
結論:
- 渦街流量計是“性價比之選”,適合復雜工況下的長期穩定運行;
- 渦輪流量計是“精度之選”,適合潔凈介質的高精度計量場景;
- 聯測品牌通過技術創新,在渦街的抗振性、渦輪的耐久性上實現突破,用戶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定制化方案。